引言
沱江之畔,盐都故里,四川富顺以”千年古县””才子之乡”的美誉在川南大地上熠熠生辉。这座拥有1460余年建制史的文化名城,正以创新为笔、发展为墨,在新时代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华彩篇章。本文将从多维视角剖析富顺的转型密码,解码这座川南明珠的振兴之路。
一、经济新引擎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
1.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
富顺依托”中国再生稻之乡”优势,建成20万亩优质再生稻基地,亩产突破400公斤。通过”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培育出”富顺香辣酱””富顺再生稻米”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链。
2.工业转型升级加速度
作为传统工业强县,富顺经开区集聚晨光科技园、氟硅新材料产业园等专业园区。全球最大氟材料生产基地年产值突破百亿,晨光院研发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占据国内市场35%份额。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1.3%,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48%。
3.数字经济赋能新生态
“富顺在线”智慧平台整合政务、电商、文旅服务,注册用户突破60万。跨境电商产业园引进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,2023年实现跨境交易额2.3亿元,带动本地豆瓣、竹编等特色产品走向全球。
二、文化传承与创新千年文脉的当代表达
1.文物保护活化工程
投入1.2亿元实施文庙·西湖4A级景区提升工程,数字化复原宋代富顺监盐场景。建成全省首个县域碑刻博物馆,馆藏唐宋至民国碑刻300余方,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。
2.非遗传承创新实践
“富顺豆花制作技艺”入选省级非遗名录,开发出豆花冰淇淋、豆花火锅等衍生产品。龚扇制作技艺传承人创新竹丝微织技术,作品千里江山图竹编屏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。
3.文旅融合新业态
打造”才子文化节””豆花文化旅游季”等IP,推出”盐运古道”研学路线。2023年接待游客420万人次,文旅综合收入突破38亿元,同比增长33%。
三、城乡融合发展宜居宜业的幸福图景
1.智慧城市建设
投资5.6亿元建设城市大脑,实现交通、环保、应急等9大领域智慧化管理。老旧小区改造惠及3.2万户居民,加装电梯覆盖率居全省县域前列。
2.乡村振兴示范带
“狮市-代寺”农旅融合示范带串联7个现代农业园区,发展稻田艺术、民宿集群等业态。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800元,增速连续三年超城镇居民。
3.生态治理成效
实施沱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,建成沿江湿地公园12个,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9天。创新”渔政天眼”系统,实现重点水域24小时智能监控。
四、未来发展蓝图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县域标杆
1.交通枢纽建设提速
川南城际铁路富顺站即将投用,1小时直达成都、重庆。规划中的渝昆高铁联络线将打通南向开放通道,构建”十字型”铁路枢纽。
2.科技创新平台搭建
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共建新材料研究院,设立5000万元人才发展基金。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团队42个,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1家。
3.民生服务升级
新建三甲标准人民医院,县域就诊率达91%。实施”银龄教育”工程,建成全省首个县级老年开放大学。
结语
从盐业文明的发祥地到川南振兴的排头兵,富顺正以破茧成蝶的姿态诠释着县域发展的新可能。这座千年古县用创新续写历史,以开放拥抱未来,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宏伟版图上,描绘出独具特色的县域现代化样本。随着”富顺在线”等数字平台的深度赋能个更具活力、更富魅力、更有竞争力的新时代富顺,正在沱江之滨冉冉升起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为网络用户自发分享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不拥有版权、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或违反法律法规,请发邮件至252979913@qq.com。一经核实,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。